我吃安眠藥超過十年了。
18 歲考大學時,升學壓力誘發急性失眠,後續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和不良的睡眠習慣,最終讓失眠成為慢性疾病。
一開始,我認為自己抗壓性太差,一樣是考大學,大家都好好睡覺,為什麼就我睡不著?
《焦慮來了,怎麼辦?》這本書解答了我超過 10 年的疑惑。失眠,是因為大腦太累;大腦會累,是因為我天生對壓力更敏感。
焦慮,是你的大腦累了
身體會感冒,神經也會。
我們都知道,長期處在壓力、勞累的狀態下,抵抗力會變差,病毒容易入侵,造成感冒。
同樣的,神經也會因為長期壓力和勞累,進入「神經性疲勞」,理性思考能力降低,容易擔心尚未發生的事,也就是焦慮。
以前新創公司上班時,節奏很快,工作變化多端。當時我一早醒來,想的不是早晨多美好、早餐吃什麼,而是擔心今天的會議是不是會搞砸?我的簡報做的夠不夠好?
通勤路上,腦中不斷預演可能會在辦公室發生的事,深怕說錯一句話,讓大家都尷尬;
交報告之前,一遍又一遍重複檢查,擔心萬一被抓到一個錯誤,別人會認定我工作能力不佳;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開始做今日復盤,回想今天有哪些表現不好,哪些事沒做完,會議上是否沒有說清楚⋯⋯
到了睡前,我會自我反省,回想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思考哪一步可以做更好、可以怎麼改進。
這一連串的擔心,就是神經性疲勞的表現。跟我一樣的人一定很多,但察覺的人很少,因為身體上的疲勞很容易理解,神經性疲勞卻不太容易被察覺。
過去,我只覺得自己天生易焦慮、神經纖細,讀了《焦慮來了,怎麼辦?》之後,才知道原來大腦也會累。
神經疲勞很多人都有,但是程度有所不同,當神經疲勞超過界線值,就會演變成「神經衰弱」,或說「重度焦慮」,生理上會產生心悸、失眠、頭昏、冒冷汗、強迫洗手、過度整理等等現象。
壓力到底是什麼?
長期處在壓力狀態,會引發神經性疲勞。但是,到底什麼是壓力呢?
我覺得我的生活壓力已經很小了,沒有房貸、車貸,家人沒有給我工作和成就壓力(至少現在沒有了),讓我做想做的事,我有很高的工作自主權,為什麼我還是常常焦慮失眠呢?
目前科學上對壓力沒有一致的說法,但是我覺得 《焦慮來了,怎麼辦?》講到一個蠻好的定義:
「如果一個人是自願做一件事,感覺會好一些,但如果是被迫的,感覺就會很難受。」
這讓我想到,媽媽就是一個「被迫」承受很多壓力的角色。雖然是想要小孩才生的,但是孩子出生之後,媽媽失去了時間的自主權。
有小孩之前,時間是一坨一坨的果凍,要多大塊有多大塊,要填在時鐘的哪裡都可以;有小孩之後,時間被小孩撕成時鐘裡的碎紙片,媽媽的自由時間,只能用撿的,不能安排。
媽媽被迫憋尿,被破剝奪睡眠,有些媽媽甚至被迫放棄工作,沒什麼比媽媽承受的壓力更大了。我的失眠就是從生了孩子之後復發,辰辰多大,我就吃安眠藥多久。
同樣的,職場令人痛苦,也是因為我們常常「被強迫」:被迫和討厭的同事合作,被迫做違背自己價值觀的事,被迫執行沒有意義的專案,被迫早上七點起床,而不是蜷縮在溫暖的被窩,享受悠閒的早晨。
壓力,並不是由工作量多寡來衡量,而是一個人是否樂於其中,如果工作繁重,但他是享受的,繁忙的工作對他而言就不是壓力,身體也不會出現不良反應。
最容易焦慮的五種人格⋯⋯別再說我們抗壓性差了!
你可能想問,一樣考大學、一樣當媽媽,為什麼有的人扛得住,有的人壓力山大?真的是因為我們抗壓性差嗎?
《焦慮來了,怎麼辦?》提到,有這五種性格的人,更容易焦慮:
1. 內向
更常反省自己,關注自己,習慣先思考後行動;外向型的人把注意力放在自身之外,不拘小節。不過內外向只是一種傾向,不像 MBTI 一樣 I/E 涇渭分明,也會變化。
2. 過度擔心
聽到名人或朋友得癌症,當然會擔心自己也得病,但是一般人忙點別的事,就會忘記了,過度擔心的人,則會一直糾結,變得更敏感。
3. 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者對自己、對別人、對生活的要求都比較高,不允許犯錯,如果無法達到期望,那一定是自己不夠好,必須更努力、更進步,才能成為期待中的自己。完美主義者實際上很自卑。
4. 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習慣犧牲自己的感情去取悅別人、順從別人,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不敢說不,不敢被別人批評。
5. 過度控制欲
過度控制的人,想要生活中的一切,完全按照自己的想像發展,希望人與人不要衝突,希望自己永遠健康,希望做什麼工作都能成功。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實際上我們能控制的事很少。
別再說我們這樣的人抗壓性差了。抗壓性不是一條起跑線,沒有一條大家共用的基準,有些人天生對壓力比較敏感,有些人神經比較粗,你能說敏感的人錯了嗎?
曾經有人感嘆,E 人(外向人)在社會比較吃香,他們既容易與人連結,又對焦慮的感受度較低。我們這些 I 人面對壓力和焦慮,可以怎麼辦?
消除焦慮,最好的方法是「什麼都不做」。
越想消除壓力,壓力越大
電影《美麗境界》中的數學家納許,年輕時得了思覺失調症,幻想出來的室友、特務和小女孩不斷干擾他的思想,使他丟了教職,更無法正常生活。
激烈的藥物和電擊都沒有治好納許,幻想的角色依然出現在他的生活。最後,納許選擇與幻想共存,不再跟他們說話、不再理會他們的言語,才慢慢回到原本的生活節奏,重拾苦心發展的數學理論。
一直到了納許成為白髮灰灰的老人,上台領諾貝爾獎時,幻覺也依然出現在會場一角,只是他們再也無法影響納許了。
越想戰勝壓力,越容易被壓力吞噬。對抗,隱含了一種需要去爭奪、打敗的意涵,是很費力、很辛苦的事。
但是,焦慮代表你的神經已經很累了,越是對抗,神經更疲憊。有人嘗試轉移注意力,在行事曆填滿五顏六色的格子,這是另一種對抗,當你的行事曆不那麼滿,會更加疲憊。
焦慮像是海浪,無論你怎麼阻擋它、放再多消波塊,海浪就是會襲來,壓力永遠存在。
面對焦慮,最好的做法是坐著,安靜的被海浪拍打,把海浪視為日常,不對抗、不回應,讓焦慮過去。
閱讀後記
《焦慮來了,怎麼辦?》不厚又好讀,不到兩小時就看完了,卻能讓你全面了解什麼是焦慮。
書中有很多實用的方法,教你如何不回應焦慮、正確面對焦慮來襲,避免讓焦慮成為新的壓力,也提到服用精神藥物的正確心態,很多篇幅都讓我非常有感觸。
除了推薦給跟我一樣容易焦慮的人,我也很建議身邊有焦慮者的人,閱讀這本書。
我理解身為親友,很希望鼓勵對方早日走出焦慮,但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是很難靠言語的力量,就解除對方的壓力。好好了解焦慮,知道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可以做什麼,才是對焦慮親友最好的支持。
焦慮不是誰的錯,焦慮是日常,和焦慮共存,就是最好的治療。
ps. 感謝蔚藍文化讓我有機會分享這本好書。
這篇文章有幫到你嗎?有的話,請幫我點五個讚。幫助你是我寫文章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