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來職業很迷惘、不知道人生方向?那就閱讀吧!
我對人生、工作一直都很迷惘,直到30歲遇到人生挫折、被公司資遣,開始大量閱讀後,才順利走出迷惘。我推薦的八本書,都在迷惘期推了很大一把。
現在,我把這些書推薦給你,希望這八本書也能幫助到迷惘的你。
人生書單1. 《被討厭的勇氣》
-放下期待,才能做自己
在擺脫迷惘、找到真正的人生目標之前,最最最重要的課題絕對是「做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是我人生改變的轉捩點。其實不只是我,還有世界上其他 750 萬人,也被這本書改變了,這本書上了暢銷榜後,再也沒有掉出榜外。
這本書透過對話和淺白的文字,帶你認識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的「課題切割」學說,學習如何放下乎別人眼光、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擇你所愛、自由地的做你自己。
所謂做自己,不是坐捷運看影片不戴耳機,不是上班累了就趴下睡覺,而是懂得區分「別人的期待」和「自己的選擇」。
最常看到的例子,是父母要求孩子考公務員,孩子也按照父母的期待考上公務員,卻發現自己無法適應公家機關的工作環境,想離職又不敢違背父母期待,放不下公務員的社會地位,人生非常痛苦。
明明是父母想做的事,承受痛苦的怎麼會是自己呢?
只要沒辦法把「別人的期待」從你的人生切割出去,你永遠無法真心做出「自己的選擇」。這個「別人」可能近至生養你的父母,遠至不確定是誰的「他們」。
如果你真心想要的自由人生、清澈明亮的未來,被層層包裹在別人建構的期待中,這本書就是撕開新世界的第一道手續。
- 延伸閱讀:如何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從課題切割開始練習
人生書單2.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教你「學習怎麼學習」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是另一本影響我很多的書,我很慶幸在迷惘期遇到了這本書。
雖然書名提到財富自由,但內容只有 20% 跟金錢有關,其他 80% 都在討論人生的底層邏輯——那些裝在你心智內最深層的保險箱,由內而外影響你的態度、思考和行為的思維。
作者李笑來用 50 個問句,回答「人生」這個複雜的問題:如何用商業模式去思考自己的工作?為什麼人生不應該努力堅持?什麼才是人生、工作、生活上「更重要」的事?最珍貴的財富到底是什麼?
書非常厚,但是字句好讀,行文流暢有邏輯,發人深省,讀這本書就像被罵了好幾輪,但你依然點頭稱是、拍手叫好。
迷惘,是因為大腦外的世界,和大腦內的思維不停地拉扯。如果能把保險箱裡的東西換掉,我們看待外在世界的眼光也會變得不同,而《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就是你應該要放進保險箱的東西。
人生書單 3. 《刻意練習》
-沒有專長怎麼辦?用不同眼光看待專長,你會發現自己其實身懷絕技
這本書給我的啟發,是放下「我沒有其他專長」的想法。
你覺得自己沒有特別的專長,就算再怎麼努力,都比不上聰明的人嗎?其實,世上並不存在「天才」,天才都是刻意練習出來的。
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Anders Ericsson)是美國專攻「傑出表現」研究領域的心理學教授,他用科學的角度,分析如何培養一項專長。
你可能以為他提出了培養天才的創新學習法,事實上並沒有,成為專家的四個步驟,竟是如此樸實無華(而且是有科學證實的):
- 確立目標
- 拆分目標
- 即時回饋
- 密集練習
迷惘時的我,以為我除了大學主修的廣告,沒有其他專長了,又不想繼續做廣告行銷;但叫我重新培養專長,又覺得沒辦法、我不會,最後回到「我只會行銷」的原點,找不到自己想做的工作。
看完這本書,我學到只要有熱情、有信心,加上用對方法,無論幾歲都能培養出新的專長,讓我下定決心轉往部落格寫作之路。
如果你對自己的專長沒興趣、沒信心,讓你走不出人生的下一步,一定要讀《刻意練習》,將能重新建立你對專長的認知。
- 延伸閱讀:以唐鳳的例子,解析《刻意練習》
人生書單4. 《讓天賦自由》
-帶你重新認識興趣與熱情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是學到標準化的大眾教育如何殘害我們的熱情,也讓我重新認識什麼是熱情。
作者 Ken Robinson 主張,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一塊特別有熱情的領域,他稱之為「天命」(the Element)。我們在做天命之事時,會進到 100% 全然專注的心流狀態。
然而,工業化時代誕生的大眾教育,讓學校也變成了工廠,專門產出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讓教育變得無聊,學生被成績分門別類,只有學科成績好的學生,才能獲得較多教育資源,反觀對體育、美術等等術科,甚至對講笑話或掃地有熱情的人,往往不受老師重視。
因為讀了《讓天賦自由》,才意識到我在寫文章和學習新事物時,都會進到心流狀態,讓我發現我的熱情和天命。
書中有句話給我很深的印象:我們不該問別人「你有多聰明?」而是問別人「你是怎麼個聰明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命,你一定也有,只是暫時被學校的陰影遮住了。讀這本書吧!它能擺脫陰影、找到熱情,揮別不知道想做什麼的迷惘人生。
- 延伸閱讀:
- 《讓天賦自由》讀書心得:教育如何殺死我們?
- 這本書啟發我設計找出興趣的四個步驟,點我看文章。
人生書單5. 《先問,為什麼?》
-由內而外、不為別人,教你如何定義有意義的人生目標
如果你的工作和人生目標無法一致,就只是把問題搬到另一張辦公桌而已。
《獲利團隊》作者,布魯斯赫茲
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他可能落在黃金圈的最中間。
《先問,為什麼》作者是美國的演說家 Simon Sinek,他提出「黃金圈理論」,認為只有挖掘出企業、個人核心的 WHY,使行為 HOW 遵循某種價值,表現才會一致、才能找到堅持的動力,產出你想要的結果 WHAT。
這支影片,你可以約略了解黃金圈的概念:
我認為黃金圈理論套用在個人身上,更像是挖掘自己的「核心價值」:我最在乎的東西,也就是最內層的「WHY」是什麼?我希望這件事如何變更好?
有了核心價值,做事就有原則,你的工作、生活,就能因為這個核心價值,而有了意義,成為早上驅使你起床的動力。
迷惘的人常常有的錯誤思維(包含以前的我),就是把外層的 HOW 和 WHAT 當成 WHY。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很想轉職成數據分析師(WHAT),而沒有探究想做數據分析師的背後原因,即使如願成為數據分析師,卻不明白自己的 WHY,遇到挫折就會很容易放棄,無法在轉職之路上堅持下去。
如果我清楚我的黃金圈: WHY 是「幫助人們更容易的做決定」,HOW 是透過數據的力量,我的選擇 WHAT 就不只成為數據分析師,我可以在原本的行銷工作上善用數據,也可以嘗試倉儲、物流等等產業。
WHY 絕對不會是金錢,而是如果你有錢,你想拿錢做什麼事?擁有金錢只會幫助你自己、帶給你短暫的快樂,但是「成就」是來自對世界做出貢獻、幫助他人,而且成就帶來的愉悅,是長久、持續的,這才是你該找到的 WHY。
《先問,為什麼》介紹黃金圈理論,續作《找到你的為什麼》則提出一套找出為什麼的具體做法。Simon Sinek 2020 出版的另一本書《無限賽局》則是談到更高層次的「願景」。
人生書單6. 《一個人的獲利模式》
-每個人都是一間公司,學習作自己的人生 CEO
這本書幫我重新釐清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並且畫出自己的「商業模式圖」,讓我對未來的工作有更清楚的想像。
或許你會想,我又不是賣東西的創業家,怎麼會需要商業模式圖呢?
以往,我也是這麼想的:上班就是壓在遲到線前打卡,然後綁在椅子上八小時,時刻看人眼色、見縫插針,找出任何能表現自己的機會,期盼下一個升遷加薪的是我。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間公司,販售的商品是「時間」,從這樣的角度出發,老闆就是我們的「客戶」,薪水就是客戶的「貨款」,同事就是我們的「供應商」。
比起如何加薪,更該思考的是「如何提高商品售價」?答案是「提高商品品質」,讓客戶滿意,心甘情願花更多錢來買我們的時間;
如何提高商品品質?一方面提升自己的技術,增進時間效率,另一方面要跟供應商妥善合作,共同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這本書的大小是一本橫向 A4 紙,豐富的插圖和對話般的練習,讓這本書更像是一次工作坊。讀完這本書,我學會用創業家的角度看待工作,更清楚自己想在工作中發揮什麼、得到什麼(金錢以外的東西),也是迷惘人必看的書。
人生書單7. 《富爸爸窮爸爸》
-別再為了錢販賣自己的時間!
又是一本改變我生命的書。
《富爸爸窮爸爸》用兩個不同男人的故事,說明「為錢工作」和「不為錢工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累積資產打造被動收入,實現「不為錢工作」的理想。
雖然作者羅伯特清崎出過很多負面新聞,被動收入的概念也被詐騙集團弄的聲名狼籍,但不得不說《富爸爸窮爸爸》對金錢和工作的見解非常精闢。書中有一個觀點讓我很震撼:
工作,是幫老闆賺錢;繳稅,是幫政府賺錢;還貸款,是幫銀行賺錢。我們辛苦工作一生,結果都不是在幫自己賺錢。
工作賺錢養活自己,多麼自然的事,自然到我從沒質疑過這件事的正確性,直到我看了《富爸爸窮爸爸》,才了解在高位領著高薪的人,其實和滾輪裡的天竺鼠沒什麼兩樣:領到薪水,花錢享受,沒錢了,努力工作,週而復始。
最棒的工作狀態,是為了錢以外的目標努力:為了實現理想、為了交朋友、為了有事做⋯。
如果你工作的唯一目標只為了錢,甚至沒想過為什麼要工作,《富爸爸窮爸爸》將能重新定義你對金錢和工作的看法。
人生書單8. 《順流致富 GPS》
-找到天賦,活出自己的優勢,讓人生「順流」而上
《順流致富 GPS》的作者羅傑.漢彌頓曾經因為生意失敗,被銀行沒收車子作為抵押,從那一刻起,他發誓要找出一套人人通用的致富之道。最後他從中國和古希臘哲學中獲得啟發,設計了順應不同個性的賺錢之道。
雖然書名看起來是一本教人致富的書,但這本書幫助我最多的概念其實是「順流」:按照自己的個性,選擇適合的工作,賺錢可以省力很多。
我一直以為自己屬於創意型的外相人格,所以大學選擇主修廣告、畢業後從事行銷工作,直到做了隨書所附的測驗,才知道自己是完全相反的內向型人格。我也在其他心理測驗,例如 MBTI、蓋洛普優勢測驗取得了類似結果。
我想這解釋了為何我的行銷職涯始終沒有做出令人驚艷的作品,卻對數據分析和程式自動化充滿興趣,甚至樂於自學程式語言,以至於我的行銷職涯發展並不順利。
如果更早接觸《順流致富 GPS》,更早進入對的「流」,或許人生風景會很不一樣。幸運的是,我在迷惘期讀了《順流致富 GPS》,得到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也很清楚我該怎麼選擇接下來的路、如何「順流」。
香港作詞人林夕說,認識自己是最難的。《順流致富 GPS》幫你把認識自己的地圖準備好了,不拿起來看看嗎?
這篇文章有幫到你嗎?有的話,請幫我點五個讚。幫助你是我寫文章的動力:
剛好在找尋”人生”相關的網站,剛好逛到王木木的文章。
許多文章歸納的超好的,從架構到流程,參考資料,延申閱讀都很好。
很久以前就買了”被討厭的勇氣”,但說實話,那時候沒有看很懂。最近看了王木木的推廌,又找出來重看。
這次看的很認真,而且還看了兩次。這次很有心得。
這本書很適合讓人從逆境找到出口,讓自己主動的設定目的去除過去的經驗帶來的藉口。在人際關係上提到的課題的分離很有效的提到只考慮自己的能做的事,去做改變。當想重新進入人際關係鏈時,透過信任他人,貢獻他人並擁有正確的心態來進入大小不同的共同體。
接下來要看”先問,為什麼”
但,Ted影片就講的很好了,很好奇書本會不會有什麼新玩意呢。
再一次感謝王木木的人生研究所,給了迷惘的人一個”入口”。
閱讀幫助我走出被開除的人生黑暗期,因此我真的很希望遇到人生難關的人,都能從閱讀中找到解答,而不是網路上零散的心靈雞湯,那些雞湯沒有脈絡,看完就忘記了,一點用都沒有。
被討厭的勇氣除了幫我走出被開除的職涯黑暗期,也在人生其他方面影響我很多:與其在意過去,不如把每一個當下過好;我做的事情別人怎麼樣想,不是我能控制的,把我能控制的範圍做到最好,就好了。
謝謝你的留言,讓我倍感溫暖,祝你看完先問為什麼之後,能順利找到你的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