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留遺產給孩子

上星期的文章《大人都說,別急著吃棉花糖》討論了我認為先吃棉花糖、把錢花在享受體驗,帶來的價值大於儲蓄。

這星期我想延續這個觀點,從父母的身份,討論什麼時候該把錢給孩子?

當我成為父母後,「留錢給小孩」也成了財務規劃的一環。一般來說當我們講到留錢給小孩,想到的是死後留給孩子的遺產。

但,既然要給錢,為什麼不早點給?

要給錢就早點給!

我大伯(我爸的哥哥)自己創業開工廠,年輕時過了一段很苦的日子。

奶奶過世時,留了一大筆錢給他,說要給大伯做生意用,家族間還因為這件事吵個沒完。

可是大伯的工廠早已有聲有色,客戶遍及全球,這時候湊上來一筆錢,用處實在太少了。(而且以大伯能跟銀行貸到的金額,奶奶的遺產只是一杯水而已⋯⋯)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提到一項美國的調查:大部分繼承遺產的年齡是 60 歲,然而這些錢對孩子來說,都來得太晚,已經錯過最能提孩子生活品質的時機。

如果想把錢留給孩子,那應該盡早給他,甚至現在就把錢交給他們,讓他們儘早成家買房、增廣見聞什麼的都好,對他們來說,那才是真正的愛。

你可能想問,孩子幾歲才是最佳時機點?

如果孩子還小,就該多多把錢花在讓孩子體驗、共創回憶;

如果你已經中年,甚至即將退休,《別把你的錢留到死》建議,26-35 歲是最佳的時機,他們已經成熟到可以信任他們,又足夠年輕,可以享受金錢帶來的好處

你可能心中又有一個疑惑:退休後錢不夠用怎麼辦?

退休後錢不夠用怎麼辦?

會想把錢留到最後,基本上是出於退休後生活的擔心。然而退休後的花費,其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多,而且花費會越來越少。慾望也會隨著年紀降低。

美國勞工部做過一項調查,發現戶長年齡在 55-64 歲的家庭,年平均支出為 65,000 美元,65-74 歲則下滑到 55,000 美元,75 歲以上繼續下滑到 42,000。

戶長年齡年支出
55-6465,000
65-7455,000
75 以上42,000

退休之後,雖然醫療費用增加,但整體支出還是下降,因為大部分其他的開銷,像是衣服、娛樂和旅行的費用,其實下降更多。

退休規劃專家把退休後的花費模式,分成三個時期:

  1. 馬上行動 (go-go years):你剛退休時,會巴不得體驗所有延到退休才去做的事情,而且你這時大致上也還算健康,有體力可以去經歷這些體驗。
  2. 慢慢來 (slow-go years):到了七十幾歲,你開始會慢下來,因為你的願望清單都已經實現,而且健康不如從前。
  3. 不動 (no-go years):到了八十歲或年紀更大時,不論這時你還有多少錢,你已經沒有什麼想做的事,想做的大概都做了,還沒做的,身體也不允許你做了。

當年紀越來越大,錢的價值越來越低,50 幾歲的花費,應該要比 60 幾歲多;60 幾歲花的錢,又應該比 70 幾歲多。

我奶奶八十幾歲時,最大的興趣就是邊吃冰棒,邊看唱歌節目,然後在家附近走走。你說她除了看醫生,還能有什麼花費呢?

照理來說,錢不會花不完。

讓保險替你負擔長壽成本

不過這些都是紙上談兵,如果還是很擔心老了錢不夠用,可以考慮「年金險」和「長照險」。

年金險是付給保險公司一大筆錢,在某個年紀之後,保險公司每個月會付你足以作為生活開銷的錢,直到你過世;

長照險則是付保費之後,當你有長照需求,需要請看護或護理之家時,就可以申請保險給付。

為什麼長壽保險不常見?

其實,經濟學家大都認為年金險、長照險是一個因應長壽風險很好的方式,但為什麼這些保險不常見?

這要看賣你保險的人是誰——

如果你的保險顧問是從保單銷售賺取獎金,他們會推薦其他分潤較高的保險給你,而不是真正對你有好處的商品;

如果你的財務顧問是透過提高資產規模,從中抽取傭金的話,他當然不會推薦你一個現在就扣除大筆資產的保險;

然而,如果你的顧問是收取比較高價的單次服務費,例如我的財務顧問安睿宏觀公司,他們就會真心為你著想,銷售你需要的保險給你。

當然,保險是個很深的學問,如果你還年輕,年金險就不適合你。安睿宏觀的財務顧問會仔細評估你的年紀、收入和財務目標,再幫你制定財務方案,不會無腦推薦年金險給你。

如果你擔心退休後的財務規劃,或對現在的財務狀況很焦慮,或繼承了一筆錢不知道怎麼處理,可以先和安睿宏觀的顧問免費諮詢看看唷!

昂貴的醫療值得嗎?

讀到這裡,相信你心中還是擔心:老年的醫療費用很昂貴,即使是長照險,會不會也完全負擔?因為我在讀《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時,心中的確也非常疑惑。

不過作者提出的觀點說服了我:昂貴的醫療值得嗎?

如果今天我才 40 歲,昂貴的醫療一定值得,因為孩子還小、還需要我;

如果今天我垂垂老矣,一次兩百萬的治療,大概只能讓我在病床上多躺幾天而已,還需要請人照顧我,對所有人都不是好事。

同樣一筆兩百萬,也能讓我旅行一個月,或是郵輪環遊世界好幾圈。所以哪一個花費比較有價值和效益,能創造幸福的回憶?

答案應該不用再說明了。

我想,到了人生的最後階段,花的每一塊錢效益都不大。比起在生命的最後花大筆金錢,只為了拉住最後一點孱弱的生命線,不如年輕時投資健康,包含運動、健康飲食。

錢,無論花在自己身上,或是交給孩子,都是越早越好。

不說了,我要去健身了。


這篇文章有幫到你嗎?有的話,請幫我點五個讚。幫助你是我寫文章的動力: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