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靡的人,有資格幸福嗎?

上星期談論萎靡的電子報,無論是回信還是 Threads,都引起超級大迴響。非常多人都對「毫無希望、失去動力」的狀態非常有感。

今天這封信,也是紀錄我在低潮中的思考:

萎靡狀態的人,能說自己幸福嗎?不快樂的人,就不幸福了嗎?

離苦,就能得樂嗎?

很多人以為,幸福是一種永恆狀態,只要得到 XX( 可以填入:好工作、買房、結婚、離職擁抱自由),就能永遠快樂、沒有痛苦,只要離苦,就能得樂。

然而實際的情形是,得到想要的東西,並不會真的幸福。

朋友阿莫是一位年薪「好幾百萬」的工程師(注意:不是「百萬」,是「幾百萬」),不到 30 歲就買了房,前陣子更跳槽到外商,但他還是不快樂。最近他發了一篇文:

我們以為,有一條看不見的線,分隔幸福和不幸的線,一邊是淒白的地獄生活,另外一邊是金黃色的幸福大草原,只要跨越了那條線,就再也不會回到黑白地獄了。

然而,好不容易收到幻想工作的錄取信,卻還是遇到小人、靠北客戶,還是會被主管釘一點都不想追的績效;

婚禮上,大家會說「好幸福喔!」,但一起生活之後,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摩擦,是不幸的開始;

就算賺很多錢,財富自由了,轉而煩惱每天要做什麼事情好?這樣沒有貢獻的人生,有什麼意義?

真是奇怪,我們汲汲營營追求的「幸福」,怎麼都在追到之後,冒出更多問題?

因此,我不覺得幸福是找到喜歡的工作、愛情開花結果、財富自由。

離苦並不能得樂。

懂得享受痛苦的人,才有資格幸福

你有聽過「蒙特梭利」學派嗎?蒙特梭利是一種兒童教育論,主張父母師長應該讓孩子凡事自己來。在蒙特梭利環境中,一歲半的孩子可以使用兒童專用工具,自己切菜、削皮、洗碗、幫忙洗衣。

你可能會想,一歲小孩怎麼可能會切菜?孩子當然不會,但是他們可以學習——從挫折中學習。一次切不好?那就再練習一次,再不行,就再練第三次。

如果因為切不好而哭哭,沒關係,去旁邊用力大哭,哭好了再來繼續練習。

孩子會慢慢發現,我在進步!每次練習,都比之前更能掌握刀子的角度、握刀的力道和切下去的速度,這時成就感和自信心會在內心大爆炸。

我很喜歡蒙特梭利「培養挫折力」的觀點,也是我讓辰辰就讀蒙式幼兒園的原因(錢包好痛)。我希望他從小就能學到,真正的幸福,是「懂得享受」:不是享受美食、享受旅行這種物質上的享受,而是擁有「享受當下的能力」

我觀察身邊事業有成、滿意人生的人,當然也會遇到不快樂和挫折,但是他們把困難當成遊戲,即使最後沒有成功,他們也相信在克服的過程中,得到很寶貴的經驗,因此不會把沮喪渲染出去。

他們甚至有點變態的覺得,失敗很好玩。

我們的心是自由的。面對小人同事,我們可以跟著一起沈淪,互搞辦公室政治,也可以選擇感謝同事,幫助自己提升人際手腕。

幸福的人,選擇去愛生命中的靠北時刻。尼采說,這叫「命運之愛」:不管生命中的事件是好是壞,無論發生什麼樣的遭遇,我們都全然接受,並擁抱它們

低潮和自我懷疑,像跟擎天巨柱,一直都佇立在你我的生命中,懂得從「沮喪」「萎靡」那端,跑到「享受」那端欣賞柱子的人,就能永遠幸福快樂

你可能會想:真是老掉牙的雞湯觀點,但就是我們常常忘記這件事,才會被煮成一碗碗雞湯,希望人們常常喝、常常想起這件事,對嗎?


這篇文章有幫到你嗎?有的話,請幫我點五個讚。幫助你是我寫文章的動力:

留言

沒有留言,發表第一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