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 Joeman 開箱了一間豪宅,屋主花 5000 萬做裝潢,引發大量討論。一派網友稱讚十分奢華精緻,另一派認為土氣十足,儼然暴發戶品味。
至於我自己覺得好不好看嘛⋯⋯留到最後再說。
這間房的屋主是航海王,他是 PTT 一位傳奇的股市神人,疫情期間靠投資航運股長榮和陽明,賺進超過 50 億台幣。2023 年勞工年薪的中位數是 52.5 萬,航海王的收入是普通人的一萬倍。
最近航海王豪擲 7 億購入「信義聯勤」豪宅,還成了周杰倫的鄰居。
看影片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想:當一個人擁有這麼多財富時,他是個快樂的人嗎?
窮的只剩下錢
看影片的第一時間,我猜航海王內心是不快樂的,因為他需要靠很多很多外在的物質,來證明自己的成就。
但說到追求頂尖,航海王還差得遠。望眼世界,到處都是比他更會投資的股神,價值投資巴菲特、對沖基金雷・達里歐、量化投資西蒙斯,這些人的資產都是 200 億美元起跳;
情感層面上,航海王雖然買得到世界上所有東西,卻買不到真心。華爾街之狼的主角喬丹貝爾福,在破產之時,身邊所有人都離開了他,老婆帶著女兒離開他,一起建立投資帝國的老友向 FBI 出賣他。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世上沒有一個人真心待他,全是為了錢、為了自身利益而圍繞在他身邊。
當一個人只能用錢買幸福,我會說他窮的只剩下錢。
普林斯頓大學的一項研究提出收入飽和點 (income satiation) 的概念。研究指出,當人們的收入超過 75,000 美元(約台幣 250 萬),幸福感不會再隨收入提高而有所提升。(備註:這個研究後續有更新,收入飽和點提升到台幣 1600 萬)
為累積財富而賺錢,一開始可能很棒、很有趣,但那個過程很像吸毒,劑量得愈來愈大,才有感覺—你得不斷擁有更棒的車、更大的房子、更多各式各樣的東西。
財富和幸福無法劃上等號,如果航海王的慾望沒有盡頭,那麼他感受到的匱乏,和窮人是一樣的。
快樂來自「做什麼」
但是當我看更多航海王的資料,我在想他可能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航海王資工系畢業,喜歡打德州撲克,曾在券商當過股票營業員,後來自己寫程式交易。刻板印象的猜想,他喜歡邏輯、運算、規則。
因為熱愛,他把程式交易做到極致,不斷改良自己開發的模型,當別人不看好他的投資決策,他依然很有信心,願意承受「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賭對」的壓力,50 億現金,其實只是熱愛這些東西的結果而已。
能靠熱愛的事養活自己,甚至賺大錢,能有比這更快樂的事嗎?快樂來自你做了什麼,而不是得到什麼。
不過我還想說,金錢不能定義一個人的成功。航海王很幸運,興趣剛好落在被現代社會認可的領域,產生的結果剛好是展現個人價值的代幣。如果你的興趣不像航海王這樣,不能直接帶來豐厚的收入,不代表這個興趣沒有價值。
如果我有 50 億現金..
在寫這篇文章時,我也在想:如果我是航海王,有 50 億現金,我會做什麼?
我一定也會想炫富,吃高檔餐廳、到處旅遊打卡,但我不會花 7 億 5 千萬打造安身立命的家,我會投入一部分資產做慈善,尤其是弱勢族群的教育機會。
這個概念是啟發自美國理財顧問德瑞克・金尼。金尼認為,我們賺的錢像一個水管,原本只灌溉自己,獨善其身,但當你把財富分享給有需要的人,成為一個給予者,就能灌溉其他乾涸的土地。
付出時間和金錢,會在體內產生催產素,引發溫暖、狂喜與被人了解的感覺,為了追求付出的快感,能激發自己去賺更多錢,以幫助更多人,成為一個正向循環。
我想這會比打造一間被網友說三道四的房子,來的幸福很多。
如果是你,50 億現金會如何改變你的生活?你會選擇追求更多,還是尋找真正能讓你快樂的事?歡迎回信告訴我你的想法。
最後,我覺得 5000 萬裝潢好看嗎?
我認真把影片看完,每一樣東西都很精緻,但是全部堆疊再一起,每個都爭奇鬥豔當主角,反而不知道要看什麼了。我覺得這間房子比較像招待所、樣品屋或夜店,反而不像家,沒有放鬆的感覺。
如果我有 5000 萬可以做裝潢,我不會選擇這種風格 XD
這篇文章有幫到你嗎?有的話,請幫我點五個讚。幫助你是我寫文章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