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專注力小偷!三個原則,幫你在資訊爆炸中找出一塊淨土

提高專注力的三個方法

如何提升專注力?工作很容易分心嗎?過去從事網路行銷時,深深為資訊爆炸所苦,因此,我實踐三種提高專注力方法,成功幫我降低資訊焦慮、擺脫失眠,跟你分享我提高專注力的經驗。

這篇文章跟你分享:


這個時代,專注力是比金錢還珍貴的資源,我們卻毫無意識地把注意力貢獻給沒價值的東西。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起床先開 IG 看限時,搭車聽知識性 Podcast,一邊滑臉書,最後被新聞媒體 App 推播吸走,下車了都不知道 Podcast 在講什麼。

開始上班後,好不容易進入專心工作狀態,卻被臉書推播和促銷信件打斷,工作空擋時,習慣性滑臉書和 IG;

下班吃飯配 YouTube,吃飽邊看 Netflix 邊滑 Dcard,睡前再把所有社群媒體滑一遍,確認所有的新訊息都看完了,才關燈睡覺。

那你什麼時候思考啊?

以前擔任社群行銷時,很害怕遺漏最新熱門話題,什麼阿里不達的帳號都追蹤,連賣泰國佛牌的帳號也看,肆意讓垃圾資訊入侵我的注意力範圍。

結果,我難以專心、資訊焦慮,大腦難以休息、容易失眠,降低我的時間和生活品質。

為什麼專注力難以保持?

為什麼我們的注意力會這麼容易被吸走,保持專注為什麼這麼難?這要從大腦的生理機制說起。

雖然現在已經是21世紀,但大腦的進化並沒有跟著科技一起發展,大腦還停留在衣不蔽體的原始時代,認為人類還活在充滿野獸威脅的野外呢!

為了讓身體隨時有能力戰鬥或逃跑,大腦會自動選擇比較節省體力的事

二十年前,網路技術還不成熟,資訊來源管道只有書、報紙和電視,人類還能保持較高的專注力,隨著網路發達、社群媒體興起,我們取得資訊毫不費力,可以說是被動吸收資訊。

對大腦來說,保持專注會消耗太多體力,而吸收廉價資訊卻很輕鬆,因此大腦讓我們很容易被外來資訊打斷注意力。(人類閱讀時也有同樣現象,文案書《懂顧客心思的文案最好賣》有提到

長期下來,造成了 FOMO 現象(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因為害怕遺漏資訊,注意力更容易被外來干擾吸引,更不利於專注。這種現象常見於網路業、行銷和公關從業者(就是我)。

因此,大腦生理機制、資訊爆炸加上取得資訊太方便,是難以保持專注力的原因。

App 讓我們方便取得資訊,卻也奪走了專注力

我如何提升專注力?三個大原則

因為資訊實在太多了,如何掌控資訊量和資訊來源變得非常重要。我保持專注的方法,分成這三大原則:

  1. 資訊限量:切斷非必要資訊連結
  2. 資訊限時:專心的時候專心,休閒的時候休閒
  3. 自己決定要看什麼,而不是被演算法決定

1. 資訊限量

限制自己取得資訊的量與管道,包含社群媒體固定掃除、避免被干擾,以及不要累積資訊。

定期取消追蹤不必要的社群帳號

只要是跟自己無關的帳號,都是不必要的資訊,快把他們取消追蹤吧!尤其是這三種:

  • 新聞媒體:真正的新聞,大家會急著讓你知道,不需要主動追蹤
  • 網紅、明星:我們不需要知道別人的生活(況且那都是加上社群濾鏡的訊息,並不真實)
  • 品牌帳號:品牌為什麼要開社群帳號?為了要賺你的錢呀!全聯小編不停產出超有創意的貼文,是為了增強你對全聯的好感,讓你下次購物選擇全聯,而不是家樂福

刪除三年以上沒互動的好友

過去總覺得臉書留著這些忘記本名的朋友,算是留個人脈,未來搞不好會派上用場,事實證明,NO!完全用不上!10年前加好友的國小同學,不僅一次都沒互動過,甚至還會被直銷和保險的人當成獵物。

關閉與自己無關的手機推播

手機推播是顆專注力核子彈,無論你在做什麼事情,推播會用震動、聲音加文字,無所不用其極的猛烈炸你,用力向你揮手:「看我!看我!」所以手機推播一定要慎用。

我只開啟日曆、銀行、郵件和工具 App 的推播,像是 Gogoro、Uber;凡是安裝新 App,一律拒絕推播,日後有需要再打開。

社群媒體的推播一定要關掉,如果工作有需要,建議在 App 內做詳細推播設定,限定只有工作相關的帳號才能向你推播。

不要使用「稍後閱讀」型服務

稍後閱讀型軟體,像是 PocketFlipboard,可以幫你把有興趣,但沒有立即閱讀的文章存起來,有空再閱讀。

我曾經超級愛用 Pocket,仔細整理文章分類和標籤,還夢想去 Pocket 工作,但是使用時間久了,發現文章永遠沒有看完的一天,只會越存越多,反而變成一種壓力。

文章當下沒看完,無論是沒時間,還是暫時不想看,都代表這些資訊其實沒有那麼重要,安心放水流吧!

2. 資訊限時

限時分成兩個部分,一是專注力限時,二是休閒限時:

(1) 專注力限時

給自己規定「專注時間」,時間內遠離一切干擾源,時間到了就停止工作,以免造成大腦過多負擔,蕃茄鐘工作法就是一種:25分鐘專注、5分鐘休息,交替循環。

當我需要專心寫文章,我會給自己一天或半天的「專注時間」,專注時間內只寫文章,不做其他工作,但時間到了就停止,沒做完就下一段時間再做;

當我需要找資料、做研究,也會制定「專注時間」,時間內專心的地毯搜索、整理資訊,時間到了就停止蒐集資訊。不要想著全部資料都找到,不可能找得完的!

比起找完,做出進度更重要,Facebook 營運長 Sheryl Sandberg 的這句話,深深影響了我: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挺身而進》,Sheryl Sandberg

(2) 休閒限時

限制自己漫無目的接收資訊的休閒時間,可以透過 iPhone 內建的「App 限制」,來控制自己使用社交軟體的時間。

如果是網路或行銷從業者,需要隨時跟上新話題,該怎麼辦?請把公私時間切開,辦另外一個帳號,專門追蹤話題和網紅,限制自己只能在工作時間或必要時才瀏覽。

3. 自己決定要看什麼

把社群媒體大掃除,不代表我再也不主動獲取資訊,我只是把掌控權拿回來,不再由演算法決定我要看什麼

訂閱想看的內容

古老的 RSS 技術,就是掌控資訊來源的好方法,我使用 Feedly 的 RSS 訂閱優質媒體、部落客,為自己的資訊來源把關。

電子報也是很不錯的方法,你可以只訂閱你有興趣的內容,而不受其他雜訊干擾,例如人生研究所。

[mc4wp_form id=”11161″]

閱讀取代網路資訊

如果想學習新知識,我不會在網路上搜尋破碎資訊,我會直接買書來看,有三個原因:

  1. 文字是資訊密度最高的媒介,拿同樣時間去看影片,學到的知識不到一半
  2. 閱讀過程不會有廣告、推播、業配干擾,也沒有穿插推薦文章和閱讀更多,可以專心學習
  3. 知識經過編輯系統化整理,比起用破碎資訊學習,知識更完整

30歲之後,我變得熱愛閱讀,閱讀帶給我的好處實在太多,希望你也能感受閱讀和學習的美好。歡迎參考我的推薦書單:

總結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和《刻意練習》都強調,如果只吸收知識,沒有思考、整理、輸出,就只是「知道」知識,不是「學會」。

只要了解「看再多資訊,沒實作都沒屁用」,就能跟垃圾資訊來源斷捨離。

不需害怕錯過資訊,真正的熱門話題,臉書、新聞、Dcard 都搶著要告訴你,怎麼可能會漏資訊?與其被社群媒體的垃圾資訊包圍,不如看著窗外發呆、胡思亂想,也是一種腦部放鬆運動,更有價值。

現在就打開你的臉書,從大掃除開始吧。


這篇文章有幫到你嗎?有的話,請幫我點五個讚。幫助你是我寫文章的動力:

2 Comments

  1. 匿名訪客

    人生研究所,真的是一份優質、有內涵的電子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