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才能為自己活一次?

台中新光三越的氣爆,震驚社會。

但最讓我震驚的,是五天前,我就站在新光三越樓下,那些從被震到一樓的水泥塊,其中一塊就是我五天前站著的地方。

我不禁想:如果晚了五天去逛新光,我有什麼遺憾的嗎?

我已經算是蠻為自己活的,但還是常常煩惱「別人會怎麼看我?」比如說,最近就有點擔心離開職場太久,和社會脫節。

無獨有偶,最近就在緯來日本台的《移居世界秘境日本人好吃驚》,看到一個 100% 為自己而活的人

而且她來自最在乎別人眼光、對社會禮儀最拘謹的日本,讓我非常有感觸。


移居摩洛哥的亞季子已經 45 歲了,結過一次婚。

主持人問亞季子,為什麼不惜離婚也要移居摩洛哥?亞季子說,因為她看到一片「美到讓人想離婚」的美景。

於是,亞季子帶主持人去看「美到讓人想離婚」的秘密景點。

下車之後,主持人很失禮地問:「就這樣?這樣你就想離婚?」

也不能怪主持人沒禮貌,因為那個景色,只是一片乾燥的山谷,沒有藍天,沒有大海,連綠樹都沒有,只有數以百計的仙人掌,遠方有一些道路和房屋的痕跡。

就是台灣人開山路時,會看到睡著的那種無聊景色,夾雜幾間無機鐵皮屋和水泥地。

「是的!因為這裡對我有重大的意義。」亞季子臉上堆滿自信的笑容。


亞季子年輕時,工作常常出差,一年有 8 個月都在國外,她很喜歡這樣的生活。

34 歲,亞季子結婚了,對方是個普通的日本上班族。

亞季子依然過著到處飛的生活,她覺得聚少離多最能取得婚姻的平衡,小別勝新婚嘛!人在日本時,即使只是和先生一起去買菜,也非常開心。

但她心中隱約覺得不太對勁。


後來,亞季子轉調不用出差的職位,待在日本的時間一下子暴增,整年都要跟先生黏在一起。

一段時間後,亞季子發現原本小心翼翼保持的婚姻天秤,逐漸失衡。她心中一直有個聲音:「好想一個人出國!」

更糟的是,先生很粘她,就算每天都會碰面,亞季子想一個人去買菜,先生也要黏著。

這讓亞季子非常煩心,但身為一個妻子、太太,似乎不應該有「好想一個人出國!」的煩惱,妻子就應該配合丈夫,好好操持家務。


有一年,亞季子有機會到摩洛哥出差,她來到了眼前這個秘密景點。

她想:啊!天空和大地一望無際,丘陵只有仙人掌,沒有其他植物,很荒涼,卻也很開闊。

她心中那個「好想一個人」的警鈴,在此時此刻,終於響徹雲霄,大聲蓋過回國忍受失衡婚姻的念頭。

「我想住在這裡!」

回國後,亞季子馬上提出離婚。對方也不挽留,只是淡淡的回應:「虧我都忍耐到現在了」。

兩人都知道婚姻早有問題,只是他們都不願面對問題。


回到站在秘密美景前的亞季子和主持人。

面對實在說不上好看的「美景」,主持人沈思幾秒,說道:

「其實,我只是個不相干的外人,我覺得好不好看,怎麼可能理解?」

亞季子誠懇的說:

「沒錯!你這麼說我反而比較開心!

我以前總是在意別人怎麼看我,想在別人面前好好表現,或是想成為有用的人。結果都在為別人著想,沒有好好為自己著想

所以,就算你看起來只是片荒地,也沒關係。 」

雖然訪談就結束在這裡,卻在我心中激起好大的漣漪。

日本女子亞季子受訪時談論自己移居摩洛哥的原因,表示過去總是為別人著想,沒有好好為自己而活。

大部分的人,都把人生活成別人的樣子。

做什麼工作,考慮的是工作的社會地位、能賺多少錢,能讓我買的起大家有的房;

要不要離職,考慮的是我失去名片之後,要怎麼介紹自己?如果我的職業欄是空白,別人會怎麼看我?

要不要結婚,考慮的是對方的公司名聲有多大、收入有多好、家裡有沒有房子,大家是否覺得我們「很配」。

就連死了,家人舉辦盛大的喪禮,告訴大家:喂!我們可是有好好照顧往生者的,喪禮這麼隆重!

巴菲特說,這些都是「外在成績單」,是別人為你的人生打的分數。

可是,人生行程表明明是自己的,我們不在意「內在成績單」,反而被一股「不知道別人怎麼看我?」的隱形力量,推往某個「好成績」的人生模板。

我們的人生,有多少比例是為別人著想,有多少比例是自己真心想要的?

我們總是活給別人看,什麼時候能為自己活一次?

現在,亞季子沒有工作,什麼都不做,就只是在摩洛哥好好生活,過著自己想要的,一個人旅行的人生。

這會不會也是你想要的人生?即使別人覺得「那沒什麼」,是不是也該為自己活一次呢?


這篇文章有幫到你嗎?有的話,請幫我點五個讚。幫助你是我寫文章的動力: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