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類主宰工作,還是被工作支配生活?——《為工作而活》書摘

women is working at work shop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或許你會回答:為了吃飯,為了房租啊!或是你會認為,工作是為了施展抱負、挑戰自我、追求卓越⋯。

其實,這兩個答案都對。經濟學家是這麼定義工作的:

「有目的地為某個任務耗費精力、付出努力,並期待實現某個目標或目的。」

不過實際工作起來,好像沒有經濟學家說的這麼簡單。為什麼再怎麼努力工作,卻永遠達不到目標?為什麼月底總得吃點土,才付得起房租?為什麼為工作燃燒宇宙,升遷的卻不是自己?

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

「工作佔據我們醒著一半以上的時間,如果工作沒有意義,人生幾乎就不值得活的。」詹宏志在《為工作而活》這本書的序言如此說道。

要了解一件事的意義,就得從一件事的歷史開始,《為工作而活》便擔任了這樣的角色。不過,如果要把這本450頁的人類學著作濃縮成一句話,我認為這句話完美詮釋了當代工作的意義:

我們生在一個空前富裕的年代,滿腦子想的仍舊是匱乏。

只為吃而工作的石器時代

早在石器時代,人類就已經開始在「工作」了,只不過那時人類工作的目的只有一個:獲得食物。

非洲的芎(ㄑㄩㄥ)瓦西族是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靠狩獵和採集維生。因為和現代文明隔絕了好幾個世紀,人類學家認為芎瓦西族現在的生活型態,足以窺見史前人類的樣貌。

芎瓦西獵人會在一天的清晨出發打獵,他們判斷沙漠上的動物足跡,推測獵物可能行進的方向,並在太陽下山前,帶著獵物回到部落,與族人享用。

不過,不是每次運氣都這麼好,有時判斷失敗,難免要空手而歸。

這時,你猜芎瓦西人會怎麼想?

以都市人的角度來看,肯定會非常焦急:完了,要餓著肚子睡覺了,明天沒有力氣打獵,下一餐的著落在哪?家人怎麼辦?別人會怎樣看我,會不會覺得我很弱?

芎瓦西人不這麼想。他們認為:餓一天不會怎樣,明天必定能獲得食物。並不是芎瓦西人樂天,而是他們深深相信,大地始終會餵飽他們,他們從不擔心食物不夠,反而相信食物永遠取之不盡,所以他們從不儲存食物,也不採集超過需求的食物量。

這種樂天,不是芎瓦西族的專利,人類學家在另一個原始的哈扎部落,觀察到一樣的「富足思維」,因此可以推斷,石器時代的人類普遍相信,大自然會照顧我們。

因為從不擔心匱乏,他們的工作幾乎只和食物有關:打獵、準備打獵工具、搜集柴火,偶爾蓋蓋房子,繁衍後代。他們一週只花40個小時勞動,而現代人一週至少要花80小時在通勤、工作和做家事。

人類的「工作」,是怎麼從只要煩惱食物,變成做簡報、開會、向上管理、商業談判、資料分析、吵架和下班進修的?

轉變的關鍵,來自農業。

smiling-maasai-woman-wearing-jewelry-scaled
圖片為示意圖,與芎瓦西或哈扎族無關

犁鋤與遊手好閒的人

一萬兩千年前,已經掌握農業基礎技術的人類,從溫暖的中東、非洲一代,往寒冷的歐洲移動。

歐洲四季分明,食物來源有季節性,人類會在下雪之前,準備好過冬的食物,意外創造出「閒暇時間」。當人們在冬夜裡閒著沒事做,就會自發性的找點事做:編故事、唱歌、玩遊戲、發展宗教、發明工具⋯⋯

五千年前,農業技術開始成長,人類不僅例行性的儲存糧食,食物的產能也變多了,產生許多額外的「剩餘能量」,得以養活更多人口——

一批遊手好閒的人

他們不需為生產食物煩惱,有更多閒暇時間做些「有的沒的」。純手工打造的英國巨石陣,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有的沒的」。

試著想想,在沒有機械幫助的情況下,要把那麼多巨大的石頭搬到定點立起來,得花多少人力、多少時間才能完成?

很顯然,這些人不需要為下一餐煩惱,農夫會把熱量送到眼前,他們只要專注於硬邦邦的石頭就好。

stonehenge

再後來,剩餘能量越來越多,產生太多遊手好閒的人,這些人聚集在一起,逐漸發展出都市聚落。

當人類密集居住在一起,便開始產生各種需求:需要木工製作桌椅、需要鐵匠建造門鎖、需要官僚管理城市事務、需要士兵維護治安、需要會計幫忙記帳、需要建築工建造排水溝⋯⋯各式各樣的新的、專職的工作,在這個時期一個個誕生。

這是工作史上第一個重要的轉捩點:有一群人不再以生產食物為工作目的,而是自身專業的工作成果,來換取農村供應的熱量,也是現代工作的雛形。

蒸汽機帶來的無窮慾望

時間快轉到十七世紀工業革命之前,這時的工作,還停留在純手工的階段,一個資深的織布師傅,底下有幾名學徒,親手織出都市人需要的衣褲鞋襪。

不過,就像不斷更新農業技術的農夫,都市人同樣也在思考,如何在同樣時間內,更省時省力的織出更多布?

蒸汽機不只是這個問題的答案,更改變了織布師傅原本安穩的一生。

工業革命淘汰掉都市裡的手工小作坊,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冰冷的大型工廠,人們再也不需要織布師傅和他的學徒,而是為機器添加煤炭與燃料的工人。

在工業革命的一開始,工人被當成用完即丟的無機工具,待遇非常差,工時長、工資低,負擔不起健康的吃食和居住環境。

一直到十九世紀,終於有少數工廠主注意到,給工人更好的待遇和工作環境,可以刺激工人的生產力,於是工人薪資在十九世紀(終於)開始成長,多到讓工人有一些閒錢可以買奢侈品。

這是一個工作史第二個重要的轉捩點——工作被視為購買更多東西的手段

工作不再是為了獲取食物,「羨慕別人」成為人們工作的理由:為了買更好的東西、吃更貴的食物、彰顯更高的社會地位⋯⋯。

社會學家涂爾幹為此提出了一個名詞:「無限抱負之病」,即使一個人已經擁有很多,卻永遠覺得不夠。

「資源有限,慾望無窮」是經濟學家想解決的問題,也是驅動你我努力工作的理由。

women-in-shop

是人類主宰工作,還是被工作支配?

為了滿足無限抱負之病,我們會很直覺的告訴自己,那就努力工作吧!

對農業時代的農夫來說,「努力就有收穫」這句話並沒有錯,要提高作物產量,有很多事可以做:更妥善掌握施肥的節奏、嘗試配出新的品種、研究驅逐害蟲的黑科技。

但是對現代工作者而言,「努力就有收穫」這句話是錯的,葉啟田的歌也唱錯了,愛拼並不會贏。我想現在的年輕人都會很有感:這輩子再怎麼努力,都買不起台北的一間房。

經濟學家觀察到,從1980年開始,工作努力程度逐漸和報酬不成正比。1960年,企業執行長收入是一般員工年薪的20倍,到了2015年,這個差距竟然擴張到300倍;1978~2016年間,美國勞工的工資微幅增加11.7%,而執行長的薪酬卻飆漲了937%。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當不上高階主管,無論多努力工作,你都賺不了多少錢。經濟學家稱這個現象叫「大脫鉤」。

令人難過的是,意識到大脫鉤的人並不多,我們肆意讓工作支配生活與人生,任由無限抱負之病驅使我們無上限地追求更好的職業、更高的社會地位與(事實上已經脫鉤的)收入。

全世界只有15%的人表示他們樂在工作,而工作成癮、過勞死、過勞自殺則成為現代工作的日常風景。

我們生在一個空前富裕的年代,滿腦子想的卻仍舊是匱乏,我們擁有的食物,或許比芎瓦西人一生能捕獲的肉還多,卻永遠覺得不夠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為工作而活」。

我的心得:工作意義的兩個階段

《為工作而活》的書摘大致到此結束。如果用這本書來回答「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我認為有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了獲得生存所需的最低能量,就像芎瓦西人只為食物工作;

當我們獲取的能量超過最低生存能量所需,工作的意義就來到第二階段:試圖從工作中獲得「更多」,滿足永遠無法滿足的無限抱負之病。

工作的意義兩階段

無限抱負之病有藥醫嗎?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曾經模擬過,如果人類維持一樣的經濟趨勢和人口成長,我們將會在一個世紀內迎接無法控制的災難。

研究團隊給的建議,是人類應該拋棄追求經濟成長,才有機會降低災難發生的可能,而且這是唯一的辦法,沒有之一。

雖然《為工作而活》的作者舒茲曼表明,這本書並不打算提出解決方法,但我認為,已經有一小群人類,正在擁抱無限抱負之病的解藥——

選擇一份自己真正喜歡、能帶來快樂和滿足的工作,而不是從收入選擇工作,也就是從稀缺經濟學過渡到富足經濟學,這是美國經濟學家高伯瑞提出的「新階級」概念。

新階級現象已經悄悄發生在千禧世代,他們堅持要找到喜歡的工作,而不是學習去愛找到的工作,他們試著掌握自己的生活,不讓人生被工作支配。

人類文明高度發展至今,如果不是身處開發中國家,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能滿足工作的第一階段:獲得基礎溫飽。然而,過了這條溫飽線,每個人都能選擇自己要追求什麼。

結果來自選擇。我們已經從歷史軌跡看到,人類追求財富成長的後果,是空前的匱乏,為什麼還要再重蹈覆轍?

為工作而活

這篇文章有幫到你嗎?有的話,請幫我點五個讚。幫助你是我寫文章的動力:

1 Comment

  1. s5050eric

    是文章還是疏忽了一點:並非大家的物欲太多,而是就連溫飽只求生存都成了難事,就像裡面說的年輕人窮盡醫生努力也買不起臺北的一間房,那究竟是年輕人物慾太多?還是TM的房價太貴?

    事實上造成大家覺得錢永遠不夠用的原因,我認為問題根源是出在政府跟經濟上,而非都是落在人的身上,我相信如果薪資的數字跟物價的數字讓人頗為滿意與平衡,這種”錢真的不夠,永遠也買不起房”的念頭,大概就漸漸會消散了。

    我就發表一下感想而已??

發佈回覆給「s5050eric」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