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在臉書看到一篇唱衰 AI 的貼文。MIT 經濟學大師不看好AI 未來發展,認為 AI 在未來十年,只能提升人類 0.53% 的生產力。
0.53% 是一偏低的數字。學者認為 AI 對生產力提升有限的原因有兩個:
- AI 只能代工簡單的任務,例如編寫簡單程式碼、提供文案點子、整理資料,AI 無法代理複雜情境的任務
- AI 帶來的負面效應,抵消了生產力成長,例如深度偽造(Deepfakes)、假廣告、假消息、社群媒體成癮和 AI 驅動的惡意電腦攻擊
第二個原因讓我很在意,聽起來好像在做白工啊。一群人辛苦地把大石頭推到山頂,卻有另一群人在山頂故意推石頭一把,讓石頭滾回原點。
要說做白工,就不能說說鳥界的貝聿銘——黑額織雀。
精心築巢,然後親手拆掉
黑額織雀生長在非洲中南部,他們擅長用草和蘆葦等脆弱的材料,編織出穩固的水滴狀鳥巢。鳥巢雖然掛在光禿禿的樹枝末端,卻不會被強大的午後雷陣雨打落,捕食者也難以接近鳥巢。
但是出於不明原因,雄織雀會破壞辛苦築起來的鳥巢。他們用一週仔細打造一個新鳥巢,再用一樣勤奮的態度破壞鳥巢,把草一根一根叼走,直到整個鳥巢消失不見,然後⋯⋯再蓋一個新的鳥巢⋯⋯再破壞拆開⋯⋯再蓋新的⋯⋯
生物學家對黑額織雀的做白工感到不解。一隻雄織雀在一個交配季,平均會築起 25 個巢穴,只有其中 3-5 個鳥巢會受到雌鳥青睞,在裡面生蛋,其他鳥巢都會被雄織雀破壞殆盡。
築一個巢大約需要 500 根草,耗費的能量能讓織雀飛行 30 公里,也就是說,光是一季築巢所消耗的能量,就能讓織雀從台北飛到屏東,再飛回台北,實際上卻只能吸引 3-5 隻雌鳥為雄織雀下蛋,這 CP 值也太低了!
雄織雀並非因為鳥巢蓋得不夠好、不夠吸引雌鳥而拆掉重蓋。生物學家觀察到,雌鳥更在乎鳥巢的位置,只要位置隱蔽、能安心下蛋,雌鳥也會選擇蓋得不那麼好的巢;
也有人認為,雄織雀的記性太差,蓋完鳥巢之後就忘記了,以為是情敵築的巢,要趕快破壞,趕走假想敵;
但目前最多學者認同的原因是:不為什麼,就只是因為,他們有熱量可以燃燒。
勞動,只為了消耗能量
熱力學第二定律認為,在一個封閉空間裡,能量會從集中的狀態,均勻散佈到空間裡,達到平衡狀態。這是非常簡略的說法,你可以想像當你在房間打開暖爐,會先從暖爐周圍的空氣開始變暖,最後房間整體溫度提升,變得溫暖怡人。
如果我們把這個封閉空間擴大到整個宇宙,宇宙中的所有能量最終會均勻分布。我們吃下去的食物,轉變成人體所需的能量,人類再透過勞動,把能量轉移到地球上,也許變成有形的建築,也許變成無形的活動,像是選舉,或者變成戰爭,大規模溢散能量。
地球上的能量也會向外擴散,就像人類積極實現殖民火星的願景一樣。有人提出「熱寂說」(Heat Death)的概念,即最終宇宙會達到一個熱力學平衡狀態,所有能量都均勻分佈,宇宙將陷入一種永恆的靜止狀態。或許這就是末日的樣子吧?
黑額織雀築巢、拆巢的行為,就是一種熱力學第二定律,除了消耗能量,我們找不到其他更有力的證據,證明重複蓋鳥巢對織雀有任何好處。除了黑額織雀,還有成千上萬種生物,耗費過高的代價、精心地做無意義的事。
耗費能量、枯燥重複、毫無意義的行為⋯⋯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呢?
人類可以說是做白工的佼佼者。我們消耗能量做很多工作,這些工作卻對人類的繁衍或生存沒有幫助,有些可能有減短壽命的風險,甚至建立在剝削其他人類的基礎上。
你的工作是狗屁工作嗎?
美國學者大衛・格雷伯,從人類學的角度分析這類沒有實質價值的工作,他為這些工作取了個不怎麼文雅的名字:狗屁工作(Bullshit jobs)。
狗屁工作通常包含三個特點:
- 工作沒有意義,對世界沒有貢獻,甚至有害。這份工作即使消失了也毫無影響,世界可能還因此更好
- 工作者本人也這麼覺得
- 但是因為有拿薪水或酬勞(而且通常很不錯),必須假裝工作有意義
狗屁工作不會產生實際有用的價值,只是為了存在而存在。例如:
- 櫃檯接待/豪宅保全 — 只是為了要有個門面
- 公關人員 — 工作內容主要替企業粉飾和操縱輿論
- 稽核人員 — 為了讓一個組織宣稱他們有在內控,事實上並非如此,常常淪為 paper work
- 外包商 — 外包流程往往變成疊床架屋,浪費時間在沒意義的文件往來
族繁不及備載,相信正在閱讀這封信的你,也可能覺得自己也是一隻做白工的黑額織雀。就我的生命經驗來說,我覺得還有一個毫無意義的工作,就是我的專業——行銷。
行銷是企業的擴音器,負責讓消費者知道我們家的產品、對品牌有好感。這樣下次你站在貨架前,面對同樣功能的瓶瓶罐罐、不知怎麼選擇時,只要腦中跳出一段朗朗上口的廣告旋律,就能推動你無意識地選擇我們家的產品。
但是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豐富過頭,行銷演變成「敲鑼打鼓叫大家來買根本不需要的東西」:高熱量的甜點、下水即縮水的快時尚、廉價塑膠小廢物、化工衣物香香豆;
在數位行銷的世界,就是「敲鑼打鼓,叫大家把眼球轉到沒意義的事情上」:課金手遊、搞笑 IG 貼文、假掰質感 vlog、多巴胺短影音。
這也是我一直排斥拍攝短影音的原因。我當然知道短影音是流量密碼,行銷人非做不可,但我也知道短影音會傷害注意力,連我這種拒看短影音的人,都變得無法看完一隻 10 分鐘的 YT 影片,更何況是每天黏在短影音上的人?
明知道工作有害,我本人也這麼覺得,只為了短影音可以賺錢,不是完美符合「狗屁工作」的定義嗎?
這是行銷的價值嗎?這是工作的價值嗎?製造一堆垃圾和無用消費,有什麼意義?
你大可不需為工作煩惱
有段時間,我很疑惑工作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包含我自己的工作。我寫了這麼多字、做了課程、諮詢個案,又有幾個人真的因為我的緣故,撬開了人生迷惘的磚頭?就算真的走出迷惘,工作到頭來不都只是消耗熱量,人生最後不都是一個死嗎?
你看,連我以幫助人們走出迷惘自居,也會為工作煩惱和迷惘。
扯遠了。這封信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告訴現在困在工作中的人,你大可不必因為不知道想做什麼工作、工作沒有成長、被公司制度限制、找不到工作而煩惱。
因為從人類開始發展農業,學會囤積食物那一刻起,工作就只為消耗多餘能量,僅此而已。
這篇文章有幫到你嗎?有的話,請幫我點五個讚。幫助你是我寫文章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