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險力》心得:我實現自由人生的三個關鍵

這個月辰辰開始去新的幼兒園上課了,要適應新的作息,早上 8:30 前要到校。

我必須在 8:20 前讓辰辰吃完早餐、刷牙洗臉、換好衣服。這些生活自理對成人來說,15 分鐘完成輕而易舉,但對注意力到處飄散的幼兒來說,真的很困難。

我想起我小時候,早晨總是火藥味十足。我們家是雙薪家庭,爸媽都要趕上班,於是害怕遲到的壓力變成各種形式的催、趕、罵,甚至是打,轉換在我們身上。你沒看錯,我真的有被我媽用衣架打醒過。

由衷感謝自己創造了這個職業,沒有壓線打上班卡的壓力,就有耐心好聲好氣引導辰辰完成任務,還能每天親自接辰辰回家。之前聽過朋友為了配合幼兒園放學時間,必須每天跟公司請半小時的假。

最重要的是,我每個月都有養的起自己的收入,不用依賴任何一個人。

不過,剛開始自媒體經營的初期,收入和未來的不確定性,和安穩上班族的生活是完全不一樣的,你可能想問:我是如何鼓起勇氣,決定職涯大轉換,從受僱者轉換成自僱者?

有三個關鍵:

1. 學會「自我依賴」

「自我依賴」(Self-Reliance)由美國思想家愛默生在 1850 年代提出的想法,其實他的想法,用今天的角度來看沒有什麼新意:

  • 好好瞭解自己,找出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
  • 追求自己的目標,不要順從社會主流價值、不要盲從聽從他人意見
  • 每個人都有權力、有能力打造自己的夢想,並且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簡單來說,就是找到自己內心想要的目標,並且追求

他在 200 年前提出這樣的理論時,是非常前衛的想法,畢竟 1850 年正是工業化蓬勃發展的時候,人人都在工廠上班,誰會想到自我實現?

不得不說,自我依賴的這三點我都做得蠻好的(畢竟研究這個主題非常久了),因為擁有自我依賴的信念,相信自己可以,才能做出相對應的行為。

2. 人生失敗經驗

我很感謝人生過去重大的失敗經驗,如果人生一帆順遂、沒有煩惱,那我永遠都不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喜歡什麼了!

  • 因為有過手工餅乾創業的經驗,讓我知道我不喜歡「做一賺一」的工作方式,間接影響我開始經營自媒體 我的創業失敗之旅
  • 因為有過被資遣的經驗,讓我知道為人打工的風險很高、自由度低,因此更想創造一份為自己工作的生活模式

因為有過這兩個失敗經驗,讓我更有動力追求目標——找出喜歡的事物,創造想要的生活方式。

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人人都很清楚自己不喜歡什麼,遇到越多「不喜歡」,「可能喜歡」的範圍就會越縮越小,直到你看見「真正喜歡」的東西。

3. 編織安全網

很多人不敢冒險改變的原因,是「害怕失敗」。改變當然可能會失敗,但害怕失敗而不去行動,就是因噎廢食,放棄了實現夢想的可能。

有勇氣冒險之前,就要先設想失敗之後該怎麼辦,也就是「安全網」。

在我打造自由生活之前,我已經編織好我的安全網。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除了確保財務安全,我還打造另外兩張安全網:

  1. 擁有一定的專業:我有行銷經歷,經營自媒體的過程,也不斷在累積行銷實戰經驗。專業是安全網最重要的資產
  2. 擁有長線思維:我知道如何分析問題、如何定義目標,如何不要被短期的反饋感迷惑,做出正確選擇(感謝資遣我的前公司訓練)

安全網不只財務安全,擁有「專業」和「思維」兩項資產,就能幫你賺到「金錢」這個可再生資源。

如果你也想改變人生,請讀《冒險力》

如果你想改變現在停滯的生活,無論是人生迷惘、不知道換什麼工作、快 30 歲了要有所突破,需要為自己賭一把,但又沒有勇氣、害怕失敗時,你需要讀《冒險力》

《冒險力》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出身的兩位女創業家:安琪・摩根和寇特妮・林奇所寫。身為世上最具風險的職業之一,她們很清楚知道,魯莽冒險絕對不是上策,原地踏步也只是等著被敵人殺掉。

你必須有計劃的冒險

能幫你突破瓶頸的冒險,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是一連串經過衡量、深思熟慮、精心策劃的步驟,是自我依賴、失敗處理、安全網共同策劃的一次行動,而不是工作不開心,還沒想好下一份工作在哪,就魯莽丟出辭職信的這種冒險。

這本書分成三個部分:

  1. 重新定義冒險
  2. 如何有計劃的冒險
  3. 保持冒險安全並勝利

你會發現,突破瓶頸、改變自己並不是你死我亡的戰鬥,而是深謀遠慮的攀岩,規劃好路線,一步一步往上,不幸沒抓穩時,也會有安全繩索抓住你。

做每件事都是冒險,什麼都不做也是冒險,由你來決定。


這篇文章有幫到你嗎?有的話,請幫我點五個讚。幫助你是我寫文章的動力:

留言

沒有留言,發表第一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