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打一小時電動,十年後少買一棟房子——論時間的機會成本

時間的機會成本

寫這篇文章,是某一次試圖說服我先生「打太多電動很浪費時間」,所發展出的論點。我用機會成本的概念,跟先生解釋:如果你選擇做這件事,你放棄的是另一件事的好處… blahblah。

本文與你分享:


要解釋時間的機會成本,我覺得以「為什麼你老闆出差可以搭商務艙?」這個問題來解釋,最容易理解。

為什麼你老闆出差可以搭商務艙?

一般直覺想到的答案都是,「因為他是老闆啊!」「慣老闆出國哪有不搭商務艙的?」「老闆朋友都搭商務艙,老闆怕丟臉」。

是,或許有一部分原因是這些。但是,如果我們理性一點,用機會成本看待這個問題,心裡會少點憤恨不平。

什麼是機會成本?

俗話說,會計、統計、經濟,修完就忘記,所以我們還是請維基大神來解釋什麼是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OC)是指決策過程中面臨多項選擇,當中被放棄而價值最高的選擇,又稱為「替代性成本(Alternative Cost)」,就是俗語的「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洗勒供三小,請舉例吧!」

假設老闆今天大發慈悲,請大家喝飲料,訂的飲料有25元的紅茶和60元的波霸烏龍拿鐵,一人一杯。你有兩個選擇(請大家喝60元飲料就是大發慈悲?會不會太奴了點?):

  • 飲料一到,立刻起身衝去搶波霸烏龍拿鐵
  • 不好意思貪心外顯,晚點再去拿,只剩紅茶可以選

如果你選擇手刀搶飲料,由於一人只能拿一杯,你選了波霸烏龍拿鐵,就不能再拿紅茶,而紅茶的價值是25元,所以你的機會成本就是25元。

如果你臉皮比較薄,選擇拿紅茶,你沒拿到波霸烏龍拿鐵,機會成本就是60元。

機會成本,就是做出A選擇,所犧牲掉B選擇的成本。

選擇
波霸烏龍拿鐵
選擇紅茶
機會成本20元60元
選擇不同飲料的機會成本

以經濟學的觀點,機會成本越低,就是越好的決策,所以你應該飲料一送到,就立刻像殭屍看到活人一樣,瘋狂搶奪波霸烏龍拿鐵,才是上上之策。

惡靈古堡 殭屍
衝啊!波霸烏龍拿鐵!(圖片來自這裡

不過,經濟學的機會成本是以貨幣為衡量單位。如果把決策的「後果」,例如時間、知識都當成衡量單位,會發生什麼事呢?

如果你選擇了60元的波霸烏龍拿鐵,佔到了25塊的便宜,但可能帶來以下後果:

  • 在搶飲料的過程中跌倒骨折 >> 花錢手術、連續兩個月只能用左手擦屁股
  • 熱量太高 >> 花更多錢上健身房。一杯500卡的飲料,需要慢跑整整一個小時才能消耗
  • 咀嚼波霸導致臉更大(亂說)>> 花更多錢去醫美打肉毒,還要被說臉很僵

儘管這些後果發生的機會很低,不代表不可能發生,這都是我們經常忽視、很難被貨幣衡量的機會成本。

讓我們從這個觀點解釋,為什麼老闆可以搭商務艙吧!有點小燒腦喔!

為什麼你老闆出差可以搭商務艙,而你不行?

既然是公差,就是公司要負擔機票費用,所以要站在公司的角度來思考。先做幾個假設(你知道,經濟學最愛假設了):

  • 票價:經濟艙可以節省2萬元票價
  • 決策影響力:老闆的決策影響全公司100個人,你的決策影響團隊內5個人的一部分工作
  • 不同艙等的目的:商務艙可以讓乘客在運輸途中獲得舒適、充足的休息,經濟艙只負責把乘客運送到目的地

老闆坐商務艙,雖然犧牲了節省2萬塊的機會,但他在旅途中獲得充足的休息,下機後立即和客戶開會、拉訂單沒問題,讓公司100個人有飯吃。老闆坐商務艙的機會成本,是2萬元。

相反的,讓老闆坐經濟艙,雖然帳面省了2萬塊,但因為旅途無法休息,下機後精神不濟,沒辦法好好跟客戶開會,損失訂單,這一百個人的下一餐不知在哪。老闆坐經濟艙的機會成本,難以估計。

而你呢?你坐商務艙,雖然也能好好休息,但下機後工作品質的好壞,只影響5個人的一小部分;你坐經濟艙為公司省下的2萬元,反而讓公司覺得比較值得。所以公司依循機會成本原則,選擇成本較低的決策:讓你坐經濟艙。

商務艙搭經濟艙
老闆2萬元機票
(較划算)
100人的生計
2萬元機票5人的部分工作
(較划算)
你與老闆搭飛機的機會成本

雖然有點殘忍,但是老闆坐經濟艙,將會多出許多看不見、不是貨幣能衡量的機會成本。畢竟,老闆肩上扛的,可是全公司100人的生計啊!

這樣,你有比較釋懷一點嗎?我的另外一篇文章〈想改行做外送員?小心落入低薪陷〉同樣以未來的機會成本,解釋為什麼不應為了追求高薪而轉作外送員。

講完了搭商務艙的老闆,回來說說我自己。我是怎麼跟我先生解釋,打電動的機會成本超級高?

電動一時,吃虧一世

機會成本無上限

我是這樣跟他說的:

假設你今天有一整個小時的空閒時間。

這一個小時拿去學幾個 Google 試算表函數,未來只要下幾個公式,就能取代枯燥機械的複製貼上,省下許多時間;

一個小時拿去打電動,只能獲得遊戲等級提升、心情放鬆。

所以,一個小時拿去打電動,犧牲的是無限多的知識,和不可計量的時間,甚至是一棟房子。一棟房子?為什麼?

不要小看知識複利,省下的時間,再拿去學更多函數,而省下更多時間,再投資在學習新事物上,如此週而復始,不斷成長,最後變成一個複利曲線:

複利曲線
成長的複利曲線,圖片來自這裡

當時間和知識複利滾出來的成長曲線,超過成本線時,你的實力將會爆發成長,相對應的報酬,可能就是一棟未來的房子。

而這一個小時拿去學函數,要犧牲的,只是一個小時的放鬆

孰優孰劣?這題的答案,不難理解吧!

小結

我向先生如此解釋,「打電動的機會成本實在太高了!」先生也認同。

他最後有少打點電動嗎?

沒有。

只能說,裝睡的人叫不醒(?),但願未來他能懂。就算他不懂,只要因為這篇文章做出一點點改變,也算是功德一件。

讚 留言 分享(茶)


這篇文章有幫到你嗎?有的話,請幫我點五個讚。幫助你是我寫文章的動力:

留言

沒有留言,發表第一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