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熱情與天賦,是如何被教育殺死的?

你是否在用自己的人生,實現別人的夢想?

兩年多前我讀《讓天賦自由》時,沒有寫心得,因為那時候的我,正在被這本書拯救,急著做出改變,沒有空騰出腦袋寫心得。

如今,造訪人生研究所的朋友越來越多,我覺得我有義務請每個迷惘的人,讀一讀《讓天賦自由》。這本書啟發了我建立這個網站,也讓我有勇氣創造人生轉折。

人生低潮時,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我的人生會變成一坨泥巴,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沒有熱情,對未來沒有方向?《讓天賦自由》給出很具體的答案:我們的教育和社會,得負很大的責任。

本文和你分享:

延伸閱讀:

高智商,就是聰明嗎?

《讓天賦自由》首先以質疑智力測驗開始。

小時候,我們都做過智力測驗,老師會發下黃色封面的題目本,題目是四乘四排列的16個圖形,前15個圖按照某種邏輯排列,問你第16個圖應該長什麼樣?一開始是簡單的線和點,後面越來越複雜,還有立體圖形。

做完測驗過幾天,某幾位同學會在特定時間離開教室,因為他們答對很多圖形題目,大人認為他們資質優異,被分到資優班去了。

而喜歡講笑話、坐不住、愛畫畫和主動領導同學的孩子,卻依然坐在普通班教室,上普通又無聊的課,寫普通的作業。

看出問題在哪了嗎?為什麼只有答對圖形的孩子被當成資優,喜歡講笑話就不行?

嚴格來說,所謂「智力」,只能指數理、語言和空間概念能力,因為這三個方面的能力強弱,可以被被量化;

而社交力、創造力、務實力等其他方面的才華,卻因為人類還沒開發出一套可以量化的方法,無法被納入「智力」範圍。

長久以來,人們總是依賴智力判斷一個人聰明與否,甚至腦補其他做事能力,彷彿高智商就能把所有事做好。看看我們智商158的台北市長,他有做得很好嗎?

高智商不等於聰明,只能解釋一個人的數理或空間概念比較強,每個人一定都有智力測驗測不出來、尚待發掘的聰明之處。我很喜歡書中的結論:

我們不應該問「你有多聰明」,而該問「你是怎麼個聰明法?」

把一個燈泡從手上甩高
你是怎麼個聰明法?source: unsplash.com

追求一致的大眾教育,如何扼殺創意?

接著,作者 Ken Robinson 指出當代教育重大瑕疵,尤其是追求一制性的大眾教育。身為升學主義受害者,這三個論點看得我心有戚戚焉:

1. 枯燥的填鴨教育,剝奪學習樂趣

升學主義、分數導向的教育下,追求的不是學會多少、喜歡什麼,而是分數至上。你我都很清楚,我們在高三寫了幾百張考卷、背了多少單字和公式、寫了多少矯情到爆炸的作文(我的奶奶..)。

真正的數學,是大自然表達自己的語言:牛頓被蘋果砸到頭,才用數學證明地心引力的存在;費曼從一個被學生拋到空中的盤子,發現量子電動力學的秘密。

然而,學校教的數學,是一道又一道已經存在答案的難題,結果只有對或錯,錯了還要扣分、處罰,有人教我們用數字創造或發現什麼嗎?在這種只論對錯的教育下,誰會真心喜歡數學?

教育部新發頒布的108課綱,強調自我探索、適性發展,試圖改善填鴨式教育問題。但課綱才剛上線,坊間馬上出現「素養加強課程」,甚至還有題庫呢!

只要多數家長還抱著「分數至上」心態,新課綱就沒辦法發揮效果,學習最後只會淪為題目、考卷、對錯、分數。

分數跟智力測驗一樣,高分、高學歷只代表你很會念書,不代表人生就此圓滿,我就是最好的例子:政大畢業,還不是會被開除!

擁有高學歷,不代表人生一切圓滿。source: unsplash.com

2. 隱形的科目階級

除了追求整體高分,科目之間還有隱藏的階級存在。

十幾年前,大學放榜後,我回補習班收東西,補習班貼了一整牆的祝賀傳單,兩個穿建中制服的男生,對一張「恭賀OOO錄取政大新聞系」的傳單嘲笑一番,戲謔地說:「新聞系有什麼用?」

兩位建中生「萬般皆下品,唯有理組高」的嘲弄,無意間也羞辱了站在旁邊、考上政大廣告的我。我還覺得考上政大廣告很榮耀呢。

長久以來,數理科目總是高人一等,再來是商管和語言,然後才是人文社會,而有關創造的美術、音樂和表演,則在所有科目中的地位最低。

科目階級制度,反映在大學錄取分數和薪水,也成為每個人心中的一把尺。

看看我們的課表,一個星期有幾堂數學課,又有幾堂音樂課?有音樂或美術天賦的孩子,每星期只有一個小時可以揮灑創意;到了國高中,美術、音樂課甚至被拿來考試。

天賦都還來不及發芽,就被升學主義給壓死了。

source: unsplash.com

3. 線性教育假設

為什麼升學主義可以存在這麼久,壓迫這麼多學生?因為人們總是假設,念什麼科系決定你未來從事的職業,關係到一輩子的成敗。

填志願就像玩一把俄羅斯輪盤,把人生丟進高速旋轉的轉盤,停在哪個科系,就決定你人生未來好壞。對第一次賭博結果不滿的人,就考研究所再賭一把。

科系真的代表職業嗎?我唸廣告系,就沒踏入廣告業(死也不要!),也沒在做廣告看板;我的大學同學,有的成為廣播主持人,有的在當軟體 PM,還有建築師、偏鄉教師呢!

我也認識護理系畢業的軟體工程師,熱衷開發 App;美術系畢業,卻跑去當樂團樂手,到處巡迴;法文系畢業,在社群小編界發光發熱。

只要抱著「科系=職業」的想法,升學主義就不會消失,教育也會繼續抹煞發現天賦的可能性。英國管理學家韓第在寫給孫子的信裡提到:

教育不應該只是把東西塞進你的腦子,而應該設法發掘每個人的才能。

source: unsplash.com

什麼是「天命」?如何尋找?

我想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已經被畸形教育塑造出固定的形狀,跟其他人沒什麼差別。我們沒辦法回到童年再探索一次,但從現在開始尋找「天命」,永遠不嫌晚。

根據 Ken Robison 的說法,天命是天賦與熱情的交會點。當你找到天命時,時間感會變得不一樣,書中稱為「神馳狀態」,其實就是進入心流(flow):

  • 身心靈全部投入你熱愛的事
  • 失去時間感,當你回神時,竟然已經過好幾個小時
  • 感到心情愉悅、滿足、成就感

瑞典撞球選手 Ewa Laurance 形容自己打撞球時的狀態:

真是非常奇怪的感覺,就像站在隧道中,看不到其他任何東西,只看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時間感覺也改變了,別人問我做多久了,我說二十分鐘,事實上卻是九個小時。

天命不是在家空想就會想到的。如果 Ewa Laurance 9歲時沒跟著哥哥去撞球館打發時間,她永遠都不會發現自己對撞球的熱愛。長年住在深山的人,沒見過海、沒見過釣魚,如何得知釣魚的樂趣?

尋找天命是雙向的任務,首先向外探索視野,再向內觀察自己什麼時候進入心流狀態。

天命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但你得跨出熟悉的舒適圈,看見世界上「原來還可以做這種事!」

追尋天命的三個障礙

如果你是9歲的 Ewa Laurance,發現自己對撞球的熱愛,你敢放手投入其中嗎?答案通常不是很肯定。

《讓天賦自由》認為,人們不敢追尋天命,有三個障礙:

1. 個人恐懼

首先,不敢嘗試的第一個阻礙,是自己的恐懼,包含:怕失敗、怕被人發現自己不夠好、怕被否定、怕賺不到錢,以及人類本能——害怕未知。

心理學家已經證明「自證預言」效應,只要有一丁點覺得自己做不到,就會影響你的選擇;數千個選擇累積出來的結果,正好就是你恐懼的事:做不到。

行為改變三層次

當某個角度的球總是打不好,覺得自己做得到的人,會投入大量時間刻意練習,克服問題;自我懷疑者會想:我可能不擅長打撞球,拒絕練習。然而一項技能成功的關鍵,正是有無經過刻意練習。

這也是為什麼「態度決定高度」這句古早味靜思小語,到了2020年還被印在各式書籤、筆記本扉頁和月曆上。

通常人們解決恐懼的方法是找藉口,然後放棄。然而,專門研究恐懼的心理學博士 Susan Jeffers 給了克服恐懼最簡單的解法:「接受恐懼,然後放手去做。」

2. 家人與社會

克服自己的恐懼,接下來就得面對家人和社會的期待。#打一句有聲音的句子 在 Ewa Laurance 的例子就會是:

「你要打撞球?!不行,你得先把數學和英文學好。讀書才有用!」

「你要靠撞球維生?那能賺多少錢?」

「壞孩子才打撞球。」

打撞球可以替換成任何你超有興趣,但不符合父母和社會「成功」該做的事,像是打電競、畫漫畫、做手工藝…。

「我是為你好!」是包著親情糖衣的毒藥,是父母無形的魁儡操縱線,但人生是你自己的,你想做什麼,只有自己能決定,其他人的建議都只是雜音。勇敢去做吧!

source: unsplash.com

3. 隱形的文化障礙

即使跨過社會期待,在外圍還有隱形的、被當成理所當然的阻礙:文化。

同婚合法的台灣社會已經十分開放了,但在不同文化裡,想打撞球可能會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例如在保守的伊斯蘭國家,你可能會因為女性身份,連撞球室都進不去;

在極重視年紀與資歷的韓國,你可能會因為撞球界已經有太多資深老前輩,只好隱藏自己與生俱來的實力。

要打破根植人心的文化障礙,要付出的代價通常不只是跟爸媽吵一架,可能得放棄熟悉的一切、遠離家鄉、移居新的環境,才能跨越文化障礙。

很多人為了安穩,放棄追尋內在熱情的機會。而你願意為天命和熱情,付出多少代價?

結論:態度決定一切

讀完《讓天賦自由》,我覺得尋找天命,最重要的核心,是態度。態度將決定你怎麼看待每個事件,是否能夠看出機會的來臨,也給你跨出舒適圈的勇氣。

書中不斷提到,成功的人,歸功於幸運;覺得自己不成功的人,則把不理想歸咎於環境。然而,幸運是創造出來的,你要先做點什麼,機會才會找上門。

有句話說,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這句話應該改成:找到天命,就能毫不費力地努力,因為你有源源不絕的熱情,作為努力的燃料啊!

讓天賦自由封面

這篇文章有幫到你嗎?有的話,請幫我點五個讚。幫助你是我寫文章的動力:

留言

沒有留言,發表第一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